第零節、生平

Ellis:理情行為治療REBT

Beck:認知治療CT

Meichenbaum:認知行為治療CBT

 

 

第一節、導論

認知行為取向中,也包含許多的行為策略。

 

 

第二節、Ellis的理情行為治療

認知、情緒和行為交互作用。

 

 

第三節、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人類具有理性與扭曲思考的潛能。

 

二、對情緒困擾的看法

(一)我必須得到所有人的喜愛和讚許。

(二)我必須在各方面都完美無缺。

(三)某些人根本是邪惡的,他們應該受到懲罰。

(四)當事情不如預期時,那是天大的災難。

(五)不快樂是由外在環境造成的,無法加以控制。

(六)對於危險的事情,我要隨時掛在心頭。

(七)逃避某些困難或責任,比面對來得容易。

(八)我必須找一個比自己強的人來依靠。

(九)過去的事件決定了現在,是無法磨滅的。

(十)每個人都應該為他人的難題而煩惱。

(十一)每一個問題都應該有一個正確和完美的答案。

 

三、A─B─C理論架構

A:促發事件

B:信念

C:情緒和行為結果

D:駁斥處理

E:效果

F:新的感覺

 

 

第四節、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對行為的評價」與「對自己的評價」分開。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鼓勵當事人發展出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學。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再教育的歷程。

 

四、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緊密的關係並不重要。

 

 

第五節、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理情行為治療的實務

(一)認知技術

1. 駁斥非理性信念

2. 執行認知家庭作業

3. 改變個人的語言

4. 心理教育方法

 

(二)情緒技術

1. 理情想像

2. 幽默的運用

3. 角色扮演

4. 害羞攻擊練習

5. 力量與活力的使用

 

(三)行為技術

 

二、REBT的適用對象、短期治療、在團體治療上的應用

 

 

第六節、Beck的認知治療

一、簡介

憂鬱症患者認知失調。

 

二、認知治療的原理

(一)獨斷的推論

(二)選擇性的抽象化

(三)過度類化

(四)誇大與貶低

(五)個人化

(六)標籤化和錯誤標籤

(七)二分法思考

(八)和REBT的不同:Beck較強調蘇格拉底對話「合作經驗主義」

 

三、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強調治療關係。

 

四、認知治療的應用

(一)技術的應用:檢視自己的自動化思考

(二)憂鬱的處理:貝克憂鬱量表

(三)應用到家庭治療:重組扭曲的信念

 

 

第七節、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治療

一、簡介

自我指導訓練較注重當事人覺察他們的自我對話。

 

二、行為如何改變

(一)第一階段:自我觀察

(二)第二階段:開始一個新的內在對話

(三)第三階段:學習新的技巧

 

三、因應技巧方案

(一)概念化教育階段

(二)技巧學習、鞏固與複習階段

(三)應用和維持階段

 

四、建構主義取向對認知行為治療的影響

建構敘事的觀點:強調人們為自己以及生活中重要事件說出來的故事。

 

 

第八節、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一、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優點

學習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需的技巧。

 

二、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缺點

未清楚了解當事人的文化脈絡之前,挑戰當事人的信念和行為時要很小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羊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