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思考」是件需要耗費認知資源的事,因此有些孩子常常看到應用題題目、看到數字、看到「共、相差」等關鍵字,便拿來隨意運算,幾乎沒有思考,只想趕快求出答案。
因此我想上一堂課,教導學生理解題意的策略,以及思考的重要。
【教學時機】
應用題出現時,便可隨機教學。
【教法】
1. 課程剛開始,先帶學生複習守則:事實比人多重要、思考比答案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
2. 發下學習單,學習單內容結構化:
(1)每一題皆依「列式(橫式)、計算(直式)、驗算」順序呈現
(2)提供視覺提示,以及較小的計算空間,因為我只要學生列式而不用計算
3. 用mVB(myViewBoard)操作題意理解:
(1)讀題目
(2)擺放圖片順序
(3)擺放數線順序
(4)畫重點
(5)將列式寫在學習單上
【理論基礎】
1. 視覺提示加深學習效果
2. 具象化認知歷程(圖片→數線→文字)為學生撐起思考鷹架
3. 結構化操作以精熟學習
【回饋】
透過具體且反覆的練習,孩子慢慢建立起先想一想、而不急著算答案的思考習慣;連原本卡關許久的驗算,也因為實際操作過而漸漸上手。
課程的最後,孩子還自豪地向我說:「老師,我現在都有先想一想、沒有急著算答案了噢!」
真是太可愛了 ❤
【後話】
抽象思考是重要、但同時也是孩子較難發展出的能力,希望透過具象化認知歷程,圖片、數線、文字的漸進式引導,孩子能慢慢體會到──
學習數學時,能算出正確答案固然很開心;但真正快樂的泉源,往往是在思考的過程中呀!
mVB載點⬇
https://pse.is/3ra72k
學習單載點⬇
https://pse.is/3r2z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