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心理學上有個詞彙叫「聯覺」,「聯」合的知「覺」。
例如
有些人在有音樂時,能看到顏色(聽覺聯合視覺,如動漫《風夏》);
有些人在有情緒時,能看到顏色(感覺聯合視覺,如條漫《純白色戀人》);
有些人在有味道時,能看到顏色(嗅覺聯合視覺,如韓劇《看見味道的少女》)。
品嘗文學的意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在閱讀文字時,跨越時空的限制,抵達作者當時的狀態。
【教學時機】
我很喜歡文學的意象,然而這份來自靈魂感同身受的悸動,在傳遞給孩子時卻歷經重重阻礙。
LD孩子不太懂字、ID孩子不太懂意思、ASD孩子不太懂意境、ADHD孩子不太想靜下來…… 😅
於是我才想,不如帶孩子練習看看聯合文字與心像吧!
【教法】
1. 請孩子閉上眼睛,趴在桌上
2. 邊放冥想音樂,邊唸課文《阿里山看日出》,請孩子在心中想像畫面
3. 請孩子記好自己的想像,「太陽在哪裡?雲呢?是什麼顏色?」等
4. 請孩子睜開眼睛,拿出我的範本,即時發表自己心像與我範本的異同
5. 創作後並分享感受
【理論基礎】
1. 關於和諧粉彩
https://dreamheart017.pixnet.net/blog/post/558956909
2. 關於瑜珈冥想
https://dreamheart017.pixnet.net/blog/post/559182229
3. 關於投射作用
https://dreamheart017.pixnet.net/blog/post/459149326
【回饋】
《四個太陽》
我可以畫四個太陽嗎?
可以呀,為什麼要畫四個太陽呢?
因為我喜歡夏天!
為什麼喜歡夏天?
因為夏天可以喝冰水!
原來……
《會出現的日出》
天色晦暗,本來快絕望了,卻在最想見時,曙光出現了,才明白原來它一直都在,就像我對畫畫的感覺。
中間有段日子,我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無趣了、應該要豐富一點,去培養其它戶外的興趣?
可是剛剛畫畫時,我全神貫注,目光都在手和畫紙上,心底也不斷冒出「啊,我果然還是最喜歡畫畫了」的念頭。
畫完後才驚覺時間竟然過得那麼快,好久不見的心流經驗,彷彿重溫了我最初對畫畫的熱愛。
還有也提醒了我,現在灰灰的也沒關係了……因為現在這樣,也很好吶。
【後話】
最後孩子們說,畫出來的和想像的一樣!
覺得真好,聯覺練習不但讓孩子更貼近文學的意象,也更貼近了自己的心。
希望未來的任何時刻,我也都能和孩子,把每個當下活出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