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零節、生平

Jean Baker Miller「關係-文化理論」

Carolyn Zerbe Enns

Oliva M. Espin

Laura S. Brown

Gilligan

 

 

第一節、導論

女性主義將「性別」和「權力」視為治療歷程的核心,在治療歷程中建立起「相互性」,揚棄心理病理學。

 

Enns:

第一波──自由主義、文化、基進、社會主義

第二波──後現代、有色人種、女同性戀、全球化觀點

 

 

第二節、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傳統理論:男性中心、性別中心、異性戀中心、內在心理取向、決定論

女性主義:無性別、適應性多元文化、互動論、生命全程取向

 

二、女性主義對人格發展的觀點

Gilligan:女性偏好「關係取向」,男性偏好「獨立取向」

Surrey:相互同理的母女關係是個體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關鍵,很多女性主義治療所採用的技術,都是為了促進相互性關係,在聯繫關係中成長

Kascha:「性別化生活」

 

三、女性主義治療的原則

(一)個人的即政治的

(二)社會改變的承諾

(三)重視女性的聲音、理解方式與經驗

(四)平等的諮商關係(去神秘化)

(五)聚焦優點與重構心理困擾的定義

(六)再認所有類型的壓迫

 

 

第三節、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賦權、重視與肯定差異、努力促成改變時勢。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當事人與治療者是主動而互相平等的主體,治療者不是全知的專家,只是一名對「關係」認識較深的角色。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共同經歷賦權的過程會是一趟令人驚異與興奮的旅程。

 

四、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真誠的夥伴關係。

 

 

第四節、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衡鑑與診斷的角色

強烈批判DSM分類系統,避免去人性化與責難受害者。

 

二、技術與策略

(一)賦權

(二)自我揭露

(三)性別角色分析

(四)性別角色介入

(五)權力分析

(六)閱讀治療

(七)自我肯定訓練

(八)重構與再標籤

(九)社會行動

(十)成長團體

 

三、男性在女性主義治療中的角色

目前的議題均能以女性主義的觀點來處理。

 

 

第五節、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現實治療

一、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優點

試圖找出在文化容許範圍內的改變之道。

 

二、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缺點

把環境當作根源,可能為導致當事人不願負起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元安 的頭像
    楊元安

    羊羊老師の魔法教室

    楊元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