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節、生平
Adler嫉妒大哥,演講「個體心理學」。
第一節、導論
新Freud學派:Horney、Fromm、Sullivan
第二節、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克服自卑感。
二、對現實的主觀知覺
現象學重視人們知覺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
三、人格統整與模式:全人概念,系統觀點,個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一)行為是含目的性且是目標導向的:理想自我導向
(二)追求意義、追求卓越
(三)生活型態:頭六年大致底定
四、社會興趣與社群感
生命任務:與人建立友誼(社會任務)、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愛情婚姻任務)、奉獻社會(職業任務)、與自己安然相處(自我任務)、發展自己的精神層面(宇宙任務)
五、出生序與手足關係
第三節、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提供當事人新的「認知圖」。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蒐集當事人「家庭星座」資料,夢是風向球,將潛在問題外顯出來。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找出私人邏輯的基本錯誤。
四、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共同目標。
第四節、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階段一:建立關係
關注人,而非這個問題。
二、階段二:探索個體的心理動力
(一)家庭星座
(二)早期回憶
(三)統整與摘要
三、階段三:鼓勵內省與自我了解
領悟與闡釋。
四、階段四:重新定向與再教育
(一)鼓勵過程
(二)改變與找出新的可能性
(三)製造「不同」
五、應用範圍
(一)教育上的應用:Dreikurs「引起注意、權力抗爭、報復、無能」
(二)婚姻諮商上的應用
(三)家庭諮商上的應用
(四)團體諮商上的應用:形塑價值觀
第五節、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一、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優點
強調要從脈絡來認識當事人。
二、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缺點
看不出生命歷程與目前迫切的衝突有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