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節、生平
Frankl被關在納粹集中營。
Rollo May研究焦慮的本質。
第一節、導論
「存在主義治療」不是特定的治療工作模式,而比較像是一種思考方式。
一、存在主義的歷史背景
1. 齊克果(Kierkegaard)特別關心「不安」,生命中充滿無常,沒有比死亡更確定的事情。
2. 尼采(Nietzsche)強調「權力意志」,默認「羊圈道德」的我們成了凡夫俗子。
3. 海德格(Heidegger)的「現象學」鼓勵個人進一步去達成「真誠體驗」。
4. 沙特(Sartre):自由的另一面是責任。
5. 布伯(Buber):我與汝的「對話狀態」。
6. 賓斯旺格(Binswanger):「自我整體的理論」強調一個人和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
7. 布斯(Boss):反思生命事件並賦予意義。
二、當代存在心理治療的主要人物
1. Frankl「意義治療法」:追求身心靈整合。
2. Rollo May: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3. Bugental:治療關係中此時此刻的體驗。
4. Yalom:死亡、自由和責任、存在的孤獨、無意義感。
第二節、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對個人的尊重。
二、
命題一:自我覺察的能力
命題二:自由和責任
命題三:追求自我認同及與他人的關係
(一)存在的勇氣
(二)孤獨的經驗
(三)關係的經驗
(四)和自我認同搏鬥
命題四:意義的追尋
(一)拋棄舊有價值的問題
(二)無意義感
(三)創造新的意義
命題五:焦慮是一種生存的狀態
(一)存在焦慮
(二)正常焦慮
(三)神經質焦慮
命題六:覺察死亡與無存
第三節、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邀請當事人邁向真誠。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協助當事人重新定義自己和世界。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被要求決定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生活。
四、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治療的同盟。
第四節、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存在諮商的三個階段
(一)初期:澄清內在
(二)中期:重新建構
(三)最後:付諸行動
二、適合存在諮商的當事人類型:尋找意義的人
三、在短期治療上的應用:利於有時間限制的諮商
四、在團體諮商上的運用
第五節、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一、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優點
沒有特定限制的觀點。
二、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缺點
過度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