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節、生平
Skinner:操作制約。
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
第一節、導論
一、歷史背景
(一)古典制約、操作制約
(二)社會學習理論
(三)對話行為治療、正念減壓法MBSR、正念認知治療MBCT、接納承諾治療ACT
二、四個發展領域
(一)Palvo古典制約:透過配對刺激產生反應。Wolpe「系統減敏法」。
(二)Skinner操作制約:行為後果影響行為表現。
(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自我效能」是指個體的信念。
(四)認知行為治療
(五)Lazarus折衷學派:行為、情感與認知三個層面的互動。
第二節、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人類是環境的產物。
二、基本特徵與假設
功能評估與行為分析。
第三節、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增加當事人的選擇。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功能評估「ABC模式」。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治療者和當事人雙方皆扮演主動角色。
四、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
較不強調關係。
第四節、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應用行為分析:操作制約技術
正增強、負增強、正懲罰、負懲罰、消弱。
二、鬆弛訓練及相關技巧
三、系統減敏感法
Wolpe:鬆弛訓練、擬定焦慮情境階層表、適當的系統減敏感程序。
四、現場暴露法與洪水法
(一)現場暴露法:面對真正的現場實境。
(二)洪水法:vs想像洪水法。
五、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六、社會技巧訓練
憤怒管理訓練、自我肯定訓練。
七、自我調整方案與自我指導行為
八、多元模式治療:臨床行為治療BASIC ID
九、正念與接納的認知行為治療
(一)對話行為治療DBT
(二)正念減壓法MBSR
(三)接納與承諾治療ACT
十、行為治療與當代精神分析取向的整合
十一、在團體諮商上的應用
本章提過的大部分技術也都能適用。
第五節、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一、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優點
全盤考量當事人的生活環境。
二、在多元觀點下顯現的缺點
治療者要比平常更注意議題因素。